@肇庆旅游:何必捧着金碗不装饭吃?
“现在是抓紧旅游振兴的时候了!”
最近,肇庆市委、市政府发出铿锵号令,
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旅游振兴,
保护、挖掘和弘扬肇庆的岭南文化、
尤其是广府文化,
整合开发优美的自然景观;
要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,
以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为契机,
打造彰显中国特色、
展示岭南文化的世界旅游目的地,
把肇庆旅游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。
肇庆作为全国的旅游胜地,
旅游振兴是多年的梦想。
但近年的发展不尽人意,
今后的发展任重道远。
▲聂伟健 摄
那么,接下来肇庆应如何进一步
提振旅游经济,真正实现旅游振兴呢?
今天,发布君的特约撰稿人有话说:
特约
撰稿人
@肇庆旅游:何必捧着金碗不装饭吃?
(特约撰稿人:黄自浩)
在笔者早期的印象里,肇庆是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,想来旅游业一定发展得不错。但在因工作原因来到肇庆一年多后却发现,肇庆旅游一直不温不火,主要靠七星岩和鼎湖山两个景区的门票经济支撑,与想象差距巨大。反倒是周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城市,旅游经济搞得风生水起,已经是后来居上了。
肇庆是千年古城,具有卓越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人文底蕴,完全具备发展成为一线旅游城市的条件,也完全具备打造超级IP的旅游素质。然而现实是,这些资源是分散的、碎片化的,没有形成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,更无法对接激增的旅游消费市场。肇庆的旅游经济规模十分有限,2017年全市旅游收入不过308亿元,连偏远的韶关都不及(2016年韶关旅游收入324.98亿元)。
作为中国最早命名的旅游城市之一,肇庆却在旅游市场日益被边缘化。原本天赋异禀,满眼金山银山,却降尊纡贵上下求索,可谓捧着金碗不装饭吃,不免让人唏嘘:肇庆,到底怎么了?
▲ 梁亮 摄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——周边的佛山自不必说——清远和云浮也已有了大手笔的文旅开发:清远长隆气势如虹,云浮新兴禅域小镇也已声名鹊起。这些举措都是未来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:旅游IP化、全域化。
IP是实现吸引力的利器,其意义在于引流;全域化是为了增加城市整体魅力,让客人停留下来,细细品味城市韵味,深度体验旅游的乐趣。这两者相得益彰,就会形成旅游经济的乘数效应。
▲西江日报记者 梁志锋 摄
周边城市已经意识到了旅游经济的重要性,竞相挖掘自身优势,着力文旅开发。眼看兄弟城市文旅开发如火如荼,肇庆却似乎才猛然省悟。
好在,自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以来,肇庆似乎被打了一剂强心针,踌躇满志地迈开了大发展的步伐。作为大湾区“9+2”城市之一,肇庆正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定位。对于肇庆而言,或许还是要回到本源上来,回到真正的优势上来。近期,肇庆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,致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,这是可喜的转变。
那么问题来了:
肇庆旅游到底该怎么“玩”?
全域旅游可以理解为全境、全民、全时、全面四个维度。
全境,就是把整个城市要纳入旅游大格局之中,让城市在整体上、直观上成为一个鲜明的旅游城市。要在城市规划和功能布局上,按照旅游城市的定位,营造“泛旅游”城市空间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高速公路、景观绿化、公厕、骑行道、休憩小站等等,都要体现旅游特色。
▲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
全民,就是要把市民都动员起来,争做文明好客的市民。作为旅游城市的市民,要增强服务意识,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,让客人感觉到旅途的亲切和愉悦。山好水好不如人好,有了好市民,游客的体验一定是美好而难忘的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体系。
全时,就是一年四季是旺季,白天黑夜都能玩,让城市成为永不落幕的游客乐园。要围绕全时旅游做好产品设计。例如夏季亲水游、休闲游,冬季温泉、运动;白天观光,晚上演艺、夜游。全时度假,解决了淡旺季的巨大落差,保持了旅游的持续热度,是扩大旅游消费的致胜策略。
▲ 吴勇强 摄
全面,就是构筑旅游经济的全产业链,实现旅游项目和旅游产业的多元化。现在游客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,在传统的“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需求之上,还需更高层次的“商、养、学、闲、情、奇”。这就需要具备“体验至上、内容为王”的旅游服务意识,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创新,为游客提供新奇的、全方位的体验。
全域旅游的顶层设计,笼统说就是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市场化运作”。全域旅游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,应充分利用企业力量和社会资本。政府的主要角色是做好引导和服务,给予政策支持,做好基础设施建设,让企业成为文旅开发的主体。企业具有“效益导向”天然属性,在文旅开发运营具有优势,最终能够实现持续的效益。
全域旅游是一把手工程,要从全局上统筹安排,自上而下贯彻实施,避免无效投资而产生沉没成本。在此基础上决策层应通过合理引导,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力,以论坛、发布会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,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共识,凝心聚力,全体动员,多部门协同推进。决策层要有敢闯敢干的魄力和决心,推动行政服务创新,打破部门壁垒,建立全域旅游联席会议机制,以促发展为准心,服务旅游发展大局。要着力培养新型的政企关系,完善政府决策机制,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,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保证。
IP构建,关乎肇庆在整体旅游市场的特色定位和吸引核心,具有决定性的意义。有了IP,才会在旅游市场形成鲜明的认知,实现差异化竞争,最终进入游客的主菜单,成为旅游目的地。
IP不能简单理解为特色,而是一系列特色元素组成的吸引核。目前看来,肇庆最具吸引力的可能是七星岩,但仅凭七星岩自然资源还不足以形成吸引核。从肇庆旅游资源分布来看,如果把宋城墙所在的区域整体还原古城原貌,还原特色古街道,作为肇庆特有的人文载体,进而与七星岩融为一体,再辅以剧场和演艺,这样的一套组合拳才是真正的IP,才是无以复制的吸引核。
▲ 梁亮 摄
这好比阳朔的漓江和西街的关系,或者是玉龙雪山和束河古镇的关系。如果这一点得以实现,肇庆旅游无疑具备了腾飞的引擎,将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,以点带面,整个棋局就活了。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奥兰多,由于有了迪士尼乐园,带动了娱乐、康养、运动休闲等整个产业链的兴盛。
实际上,开发和古迹保护并不矛盾,政府应该有 “开发即保护”的认识。因为保护需要经费支持,旅游开发可以产生持续的效益,也就具备了保护环境和古迹的能力——这一逻辑是清晰的。捷克首都布拉格整个城市被联合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每年吸引无数观光客,这座古城也因为发达的旅游业而永放光彩。
从肇庆长远的旅游前景来评估,恢复古城风貌,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。府城复兴一旦得以实现,肇庆整个城市的气场将随之升华。作为承载广府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大容器,府城复兴将赋予肇庆旅游无限的想象空间。
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环境下,各个城市都使出浑身解数,展开对游客资源的争夺。要吸引游客,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旅游产品上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“体验至上,内容为王”。
肇庆景观资源优越,但旅游产品欠缺。实际上,有景观资源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旅游资源,仅有自然景观是单调乏味的,一定要对自然景观进行系统化地改造,成为在旅游市场具有变现能力的“硬通货”。
旅游城市首先要追求直观上的颜值,增加城市魅力。让游客一进入这座城市,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旅游氛围。在此基础上,再做好内容。这样才能让游客获得沉浸式的旅游体验,让客人留下来,产生流连忘返的眷恋之情。
另一方面,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,不应该让它沉睡,要让它活色生香地呈现在游客面前。肇庆有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,但是现有端砚文化村不过像个专业市场,毫无文化气息,这是暴殄天物的巨大遗憾!端砚是文化产品,一定要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,伴随艺术创作综合呈现,这才是端砚的应有的气质。
肇庆的文化符号还有很多,譬如徽宗赐名、功夫皇帝方世玉、包公祠、茶马古道等,这些资源目前都没有成为文化产品,也就不会成为消费对象。文旅创意,就是要让徽宗与我们对话,让方世玉再展拳脚。文化,只有集中放在旅游消费的容器里,才会历久弥新,才会发扬光大。
除了七星岩和鼎湖山这些传统景区,
肇庆文旅开发还有以下几个重头戏。
——肇庆鼎湖作为世界长寿之乡,有天湖鹭鸟栖息地和沙浦田园风光,完全可以打造国家级的田园综合体。
▲图源 肇庆市旅游局
——九龙湖景区优越的景观,可对标莫干山,以高端民宿为特色,打造康养小镇。
——回龙镇的八卦村作为一个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古村落,完全可以对标广州小洲村,或者陕西的袁家村和马嵬驿,打造成特色小镇。
▲ 苏科伟 摄
以上项目一旦落地,肇庆将形成以“七星岩-古城-包公祠-阅江楼博物馆”组团、“鼎湖山-九龙湖-紫云谷-沙浦田园综合体-羚羊峡古栈道”组团和回龙镇古村落组团整合而成的三足鼎立的大旅游格局。
▲ 梁亮 摄
限于篇幅,关于肇庆文旅开发的具体内容,
无法一一道尽,留待以后再作探讨。
总之,肇庆旅游发展虽力有未逮,但肇庆的环境保护是很不错的,如同养在深闺的绝色佳人,只等盛装出阁。肇庆借助大湾区的地缘优势,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,高铁、城际轻轨、高速路网完备,域内通达性大幅跃升,紧密对接珠三角和全国旅游市场,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平台支持。
旅游经济是一本万利的绿色经济,是对城市经济、环境和社会幸福感综合贡献值最高的经济类型。在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,肇庆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,找准新的城市定位,将旅游作为核心产业,聚焦在旅游开发领域,全力以赴发展旅游经济,相信肇庆一定会再次成为明星旅游城市。
肇庆,
何必捧着金碗不装饭吃!
各位网友:以上建言您认为如何?
欢迎您也来谈谈看法!
肇庆发布编辑部
特约撰稿人 黄自浩
编辑 翟舒婷
主编 唐千雨
编审 曾善杰
文章转载请注明
来源于“肇庆发布(zhaoqingfabu)”
☞ 泽华书记牵头督办!政协委员的这份重点提案,肇庆办理得怎样?